一、背景與意義
(一)背景分析。近年來,各級政府部門充分認識到推進事實無人撫養兒童保障工作的重大意義,將其作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任務,切實維護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的合法權益。
(二)目標導向。以促進兒童全面發展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建立健全事實無人撫養兒童保障制度。推動全市事實無人撫養兒童保障體系、監護制度和福利服務體系更加完善,事實無人撫養兒童享有安全無虞、生活無憂、充滿關愛、健康發展的成長環境。
二、核心內容解析
(一)保障對象
具有本省戶籍,父母雙方均符合重殘、重病、服刑在押、強制隔離戒毒、被執行其他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失聯、被撤銷監護資格、被遣送(驅逐)出境情形之一的兒童,或者父母一方死亡或失蹤,另一方符合重殘、重病、服刑在押、強制隔離戒毒、被執行其他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失聯、被撤銷監護資格、被遣送(驅逐)出境情形之一的年齡未滿18周歲兒童。
(二)福利政策
1.領取基本生活補貼。兒童福利機構內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參照機構內孤兒基本生活保障標準,社會散居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參照社會散居孤兒基本生活保障標準,分別為每人每月2375元、1536元。
2.醫療康復資助保障。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參加資格認定地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個人繳費部分給予全額資助。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符合醫療救助規定的費用按100%的比例予以救助,不設年度救助起付標準。
3.教育資助和幫扶保障。對符合資助條件的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參照孤兒納入教育資助體系和教育幫扶體系,享受相應的政策待遇,對事實無人撫養兒童教育保障政策進一步細化。
4.提供關愛服務支持。加強對權益受到侵害的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的法律援助工作。大力推進殘疾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康復、教育服務,提高保障水平和服務能力。提供政策咨詢、康復、特教、養護和臨時照料等關愛服務支持。協助提供監護指導、返校復學、落實戶籍等關愛服務。引入專業社會組織和社會工作者,提供心理咨詢、心理疏導、情感撫慰等專業服務,培養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
(三)申請程序
1.申請。
由事實無人撫養兒童本人或監護人填寫《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基本生活補貼申請表》,向兒童戶籍所在地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提出申請。
情況特殊的,可由兒童所在村(居)民委員會或其他受監護人委托的近親屬申請。
如需通過“跨省通辦”程序辦理的,可向實際居住地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提出申請,由戶籍地負責審核辦理。
2.查驗。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在自收到完整的申請材料之日起15個工作日內作出查驗結論。
3.確認。縣級以上民政部門應當在收到申報材料及查驗結論之日起15個工作日內作出確認。對符合保障情形的,縣級以上民政部門應從確認的次月起納入保障范圍。
(三)多方協作與社會參與。
民政部門應當履行主管部門職責,做好資格確認、生活補貼發放、綜合協調和監督管理等工作。
人民法院應當對申請宣告兒童父母失蹤、死亡及撤銷父母監護權等案件設立綠色通道,并實現信息實時共享。
人民檢察院應當對涉及兒童權益的民事訴訟活動進行監督,對有關部門不履行相關職責的應當提出依法履職的檢察建議。
公安部門依法受理父母失聯報警,加大對失聯父母的查尋力度,對登記受理超過6個月仍下落不明的,出具《兒童失聯父母查找情況回執單》,并通過信息共享等途徑,提供信息查詢服務。
財政部門應當加強資金保障。
共青團應當充分動員青年社會組織和青少年事務社工,依托12355線下服務陣地和專業志愿服務隊伍,配合提供各類關愛和志愿服務。
婦聯組織應當發揮村(居)婦聯主席和婦聯執委作用,提供家庭教育指導、關愛幫扶及權益維護等服務。
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做好調查核實等工作,民政部門落實相關保障政策。各相關部門和組織應當加強工作銜接和信息共享,為開展查驗工作提供支持。
三、政策亮點與創新
(一)厘清身份關系。同時符合特困人員救助供養條件和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認定條件的未成年人,選擇申請納入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基本生活保障范圍的,不再認定為特困人員。
(二)明確終止情形,設置過渡期。
1.年滿18周歲及以上未在全日制學校就讀的、失聯或失蹤父母出現的、父母恢復監護資格的、父母服刑在押、強制隔離戒毒期滿等恢復人身自由和其他不再符合規定保障情形的,設置6個月過渡期,至第7個月起終止其保障資格;
2.年滿18周歲及以上未在全日制學校就讀的設置過渡期至年滿18周歲后6個月,至第7個月起終止其保障資格。
3.年滿18周歲仍在全日制學校就讀期間應征入伍的,自次月起暫停發放基本生活補貼,待繼續就讀次月重新按照標準發放,確保政策銜接平穩。
(三)強化關愛服務。根據《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服務質量提升三年行動方案》《關于加強困境兒童心理健康關愛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等近期兒童福利和權益保護重點工作形勢要求,新規強調落實兒童主任、“雙百”社工定期走訪制度,突出心理健康關愛服務工作。
四、社會影響分析
全市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基本生活保障金的實施,不僅緩解了經濟困境,還通過教育、醫療、法律等配套措施,促進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全面發展,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基本生活保障標準逐年提升,切實有效改善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生存條件,促進社會公平。
各縣(市、區)民政部門聯系方式:
江城區民政局:0662-3257601
陽東區民政局:0662-6616891
陽春市民政局:0662-7777235
陽西縣民政局:0662-5538332
陽江市海陵島經濟開發試驗區社會事務局:0662-3681282
陽江濱海新區(陽江高新區)社會事務局:0662-3833392
關于我們
|
網站幫助
|
網站地圖
|
隱私申明
|
主辦單位:陽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管理維護:陽江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 網站標識碼:4417000019 備案序號:粵ICP備16010311號-3 網站報障:0662-3367662
粵公網安備 441702020001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