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市區金山植物公園迎來了特殊的“新成員”——海水稻試驗田正式落戶。6個新品種的海水稻扎根于此,不僅為公園的物種多樣性再添亮色,更為市民提供了一個近距離了解海水稻培育過程的科普平臺。
當天上午,公園內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在專業農業技術員的指導下,一群小朋友興致勃勃地體驗插秧勞動。“大家注意,稻苗的種植間距要保持20厘米左右,大約一掌寬的距離插下?!奔夹g員耐心講解種植要領,孩子們小心翼翼地拿起嫩綠的秧苗,學習辨別根系、掌握種植深度,將一株株希望的禾苗播撒在鋪滿塘泥的試驗田里。
據了解,海水稻試驗田是由市市區公園管理中心與陽江市聽海耕田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共建項目,是公園推進“科普+休閑”融合發展的重要舉措,旨在讓市民尤其是青少年直觀觀察耐鹽堿水稻逆鹽生長的全過程。試驗田還配備了智慧農業設備,能實時監測土壤鹽度等關鍵數據,讓大家真切感受到科技賦能農業的魅力。
“此次我們共引入‘海墨1號’等6個新品種,其中最高的能長到2.2米高,預計3個多月后便能迎來收割期。”聽海耕田公司項目負責人吳盛偉介紹,這些海水稻有著強勁的適應能力,能在鹽堿地等傳統難以利用的土地上生長,而且抗逆性強,能有效抵抗病蟲害、澇害等,對保障糧食安全、助力增產增收意義重大。此次引入的6個新品種是與國家耐鹽堿水稻技術創新中心華南中心共同培育,首次在陽江試種,涵蓋了黑米、紅米等多個特色品類。希望通過公園里這片小小的“試驗田”,讓更多人了解海水稻的推廣背景和深遠意義。
市市區公園管理中心工作人員趙曉亮介紹,目前智慧農業小公園已有350多個植物品種,包括觀花、觀果、觀葉等多種植物,其中豬血木、望天樹等名貴樹種已定根生長。此次引進海水稻試驗田,不僅進一步豐富了公園的植物品類,更承擔著培育觀察與科普教育的任務。未來,這里將作為“戶外自然課堂”,定期面向中小學和幼兒園開展農耕體驗、植物觀察等科普活動,讓市民近距離了解海水稻的生長特性,感受“向鹽堿地要耕地”的農業科技魅力,更好地傳承和弘揚農耕文化。
關于我們
|
網站幫助
|
網站地圖
|
隱私申明
|
主辦單位:陽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管理維護:陽江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 網站標識碼:4417000019 備案序號:粵ICP備16010311號-3 網站報障:0662-3367662
粵公網安備 441702020001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