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至15日,陽江市博物館“博物知秋”系列活動之匠心探古研學季(第一期)古陶瓷修復班舉辦。活動寓教于樂,以古陶瓷修復體驗為契機,讓青少年參與到陶瓷修復中來,深入了解古陶瓷文物及其背后的歷史文化。
此次修復班為期5天,內容豐富,既有理論講解,又有實踐教學和外出研學。主辦方特別邀請了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專業老師授課。理論知識講座環節,老師通過詳細講解古陶瓷的各種基礎知識,以及破損陶瓷器的各種修復方式,讓學生們對文物修復形成初步認識,并發現其中的魅力,從而培養對歷史文化、藝術創作等方面的興趣。在環環相扣的學習中,學生們會接觸到不同歷史時期的藝術風格和審美特點,培養對美的感知和欣賞能力,從而進一步提升審美水平。
實踐環節則包括陶瓷碎片拼接、石膏模型制作、破損瓷片修補、陽江漆器趣味盲盒漆珠制作、器物拓片技巧練習等。“我們要先觀察拿到手的碎瓷片顏色,然后根據口沿和底部的位置將碎瓷片分類,并將它們朝同一個方向擺好。”8月12日上午,記者來到市博物館看到,學生們正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破碎瓷片拼接,這是此次修復班的第一節手工實踐課。只見,學生們一邊認真聽講,一邊用戴著手套的雙手擺弄面前的碎瓷片,無不流露出濃厚的興趣。
活動共招募17名青少年,費用全免。學生譚凱晴告訴記者,她是跟同學結伴參加這次活動的,課程很有趣,讓她增加了對文物及古陶瓷修復知識的了解,更讓她感受到了文物所蘊含的歷史文化底蘊,這種體驗讓她受益匪淺。據了解,學生們還將于8月14日前往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開展參觀研學活動。
本次活動由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指導,市博物館和市文化館共同主辦,陽江二中和江城一小共同協辦。
關于我們
|
網站幫助
|
網站地圖
|
隱私申明
|
主辦單位:陽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管理維護:陽江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 網站標識碼:4417000019 備案序號:粵ICP備16010311號-3 網站報障:0662-3367662
粵公網安備 441702020001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