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耳朵不好,聽不到廣播通知的聲音,上二樓我怕房子崩塌,留在一樓又怕被水淹……”7月23日下午,記者來到陽春市潭水鎮雙鳳村委會朱塘村時,79歲的獨居老人陳麗英緊握著村干部的手,聲音仍帶著一絲顫抖。就在前一晚,暴雨突襲,洪水淹沒了村道。然而環顧四周,屋內沒有水浸的痕跡。這位無子女在身邊的老人動情地說:“在我最害怕的時候,村干部及時趕到,還幫我把冰箱等家電搬至高處,讓我安心了許多?!?/p>
這份安全,源于村干部在風雨中的及時守護。時間回到22日晚上9時,剛經歷臺風“韋帕”的肆虐,潭水鎮又雨勢漸起。連續值守了3天的雙鳳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張粵接到潭水鎮的緊急防御通知后,神經再次繃緊。
晚上10時,風聲呼嘯。張粵敏銳地察覺到雨情異常,立即啟動應急響應,通過村頭大喇叭發送預警信息。同時,村干部兵分數路,挨家挨戶通知村民要注意安全。“長坡、朱塘兩村村道地勢低洼,馬上通知村民在暴雨天氣不要外出?!睆埢浕貞浀?,村民們團結一致,在微信群上接力傳遞險情。
凌晨1時許,暴雨傾盆,眼看著水位漸漲,張粵的緊急電話直抵各村民小組長:“我們村的道路低洼,雖然村民的房屋歷來建在高處,目前暫未收到險情通知。即便如此,我們也要立即巡查受災情況,尤其要確保獨居老人安全?!苯拥诫娫挼闹焯链宕迕裥〗M長馮顯坤聞令而動,毅然披上雨衣沖進雨幕,蹚過齊腰深水,艱難抵達陳麗英的家中,迅速幫老人墊高家具、轉移物品。
直到凌晨4時,馮顯坤確認暫無積水漫屋的危險后,又一頭扎進風雨中,挨家挨戶排查險情。此時,張粵正緊盯著水位上漲情況。
凌晨5時許,微信群里突然傳來一則“村衛生站積水嚴重”的消息,張粵馬上披上雨衣奔赴現場。“當時雨勢較大,放置了警示牌后,我還要仔細排查周邊是否有逗留的群眾。”張粵表示,直到天蒙蒙亮,確保無險情后他才離去,返回黨群服務中心休息。
一夜未眠,第二天一早雨情不斷。23日上午9時許,長坡村的主干道積水已深達1.5米。張粵毫不猶豫地駕起橡皮艇涉水進入長坡村,逐戶確認安全,并為腿腳不便的73歲獨居老人黃飛玲送去生活物資,臨走時還叮囑道:“村委會面包、方便面、礦泉水等物資充足,需要什么要及時聯系我,我馬上給你送來?!?/p>
下午4時許,記者跟隨潭水鎮武裝部副部長賴煜,以及張粵、馮顯坤的腳步,再次前往陳麗英老人家中回訪。通往朱塘村的道路仍被洪水浸泡,深度沒過記者的膝蓋,每走一步都需格外小心。抵達陳麗英家中時,馮顯坤立刻檢查屋角墻根、排水溝渠,并詢問老人的身體狀況。陳麗英說:“村干部就像我的家人一樣,每次遇到臺風、暴雨等情況,總是第一時間來到家中幫我排查隱患,或把我接到他們家中居住?!?/p>
風雨中見責任擔當,這正是潭水鎮發揮“鎮—村—組”三級聯動體系作用的縮影。潭水鎮相關負責人表示,7月22日8時至23日8時,該鎮荊山村荊山站錄得日雨量361毫米,但本次暴雨并未造成人員傷亡。此次成功避險得益于“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復查”機制高效運轉。駐村團隊全員下沉鄉村一線布防,確保防御指令高效貫通、應急響應迅速到位,并有效保障了群眾住房、用電、飲水安全,保障“災后無次生災害”,接下來將全力推動生產生活秩序快速恢復。
關于我們
|
網站幫助
|
網站地圖
|
隱私申明
|
主辦單位:陽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管理維護:陽江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 網站標識碼:4417000019 備案序號:粵ICP備16010311號-3 網站報障:0662-3367662
粵公網安備 441702020001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