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上午,江城區城西街道組織工作人員在轄區多個村莊的池塘、溝渠、河道等易孳生蚊蟲的水域,繼續投放2萬尾中國斗魚,通過環保、可持續的方式筑牢蚊媒防控防線。
當天,在城西街道第一埒村,工作人員打開裝有斗魚的透明袋子,將斗魚倒入河道。城西街道辦工作人員介紹,魚類中不乏食蚊“能手”,“養魚防蚊”是生物防治蚊蟲的一種方式。中國斗魚以水體中的蚊卵和幼蟲為食,能有效降低蚊蟲繁殖率和孳生密度,從而從源頭上減少蚊媒傳染病的傳播風險。
而此次投放的中國斗魚,全部產自城西街道阮西村養殖基地。近年來,該基地充分利用當地閑置土地資源建成標準化養殖池,培育出的中國斗魚生命力強,喜食蚊蟲的卵和幼蟲。作為本土物種,中國斗魚在發揮滅蚊作用的同時,不會威脅本地水生態系統平衡,是兼顧效率與環保之選。
城西街道辦相關負責人表示,這種“本土養殖、就近投放”的模式,確保了斗魚投放的及時性和有效性。城西街道自啟動“立體滅蚊”行動應對基孔肯雅熱疫情以來,已累計投放中國斗魚5萬尾,覆蓋第一埒村、龍灣村、阮西村、阮東村、沖表村、那西村、東砵村等村莊水域。城西街道將繼續根據轄區水域的具體情況,科學規劃后續的中國斗魚投放計劃,全力構建更牢固的蚊媒防控體系,為轄區居民營造健康無蚊的生活環境。
關于我們
|
網站幫助
|
網站地圖
|
隱私申明
|
主辦單位:陽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管理維護:陽江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 網站標識碼:4417000019 備案序號:粵ICP備16010311號-3 網站報障:0662-3367662
粵公網安備 441702020001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