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三,起網!”近日,陽春市潭淼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的魚塘邊呈現出一派繁忙景象,工人們將一網網活蹦亂跳的鱖魚苗裝入特制水箱。隨后,滿載魚苗的運輸車駛出基地,奔赴全國各地。這些承載著致富希望的“水中精靈”,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力。
“今年鱖魚苗特別搶手,高峰期每天能賣出300萬尾,比去年同期增長了兩成。”該合作社技術人員吳欣說,該合作社建有魚苗孵化池60個、產卵標粗池10個,從今年3月開始,就進入了鱖魚苗熱銷期,將一直持續到10月,主要銷往珠三角以及湖北、江蘇、湖南等地。
與此同時,陽春市潭淼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基地+養殖戶”經營模式,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循環用水+人工繁育鱖魚苗生產技術,示范、帶動30余戶農戶發展魚苗孵化生產,養殖面積500畝,年孵化鱖魚苗達8000萬尾,不僅提高了魚苗孵化產出率,增加了農戶的經濟收益,也為推動產業標準化、規模化發展奠定了基礎。
鱖魚產業是陽春農業產業的特色名片,而潭水鎮是陽春市鱖魚苗孵化基地最多的鎮,水產養殖面積約7000畝,現有魚苗孵化場506個,從事魚苗孵化的農戶有1420戶。然而,傳統的鱖魚養殖方式需要依賴大量活餌料魚,養殖成本居高不下。今年4月,第三屆中國(陽江·陽春)鱖魚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召開,潭水鎮鱖魚產業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不少企業積極參與鱖魚飼料化研究,攻關飼料鱖魚養殖技術。
記者走進陽春市天順農業有限公司的養殖場看到,自動投餌機正在精準投放科學配比的飼料,數萬尾鱖魚苗閃爍著銀光,在水中歡快游動;實驗室里,烘箱、培養箱、無菌操作臺等設施設備一應俱全,用于病毒篩查的PCR擴增儀正運轉工作,技術人員通過顯微鏡仔細檢測魚苗健康狀況。
該公司總經理敖榮浩介紹,他們與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珠江水產研究所和廣東省農業科學院水產研究所合作,建有魚苗孵化池100個、標粗池100個,配備專業的水質檢測儀器,并自主研發了生長速度快、抗逆性強、適應性強的翹嘴鱖“廣春3號”魚苗,在同等養殖條件下相比普通翹嘴鱖生長速度提高了兩成以上。
“今年我們在技術上取得了突破,過去鱖魚苗生長到5厘米才能馴化攝食飼料,如今3至4厘米的鱖魚苗就能訓練,既有效降低了養殖成本,也讓鱖魚能在缺乏活餌資源的北方地區養殖。”敖榮浩說,病蟲害防治也取得了顯著成效,今年鱖魚苗發病率大大減少,帶動了銷量增長。目前,該公司今年上半年銷售魚苗超1.5億尾,遠銷全國各地,預計年產值8000萬元。
今年4月,陽春市天順農業有限公司正式掛牌“廣東省省級水產良種場”暨“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珠江水產研究所名優魚類種質創新研發產學研合作基地”。敖榮浩告訴記者,針對技術和銷售人才短缺問題,該公司將借此契機引進專業團隊,推動優質魚苗聯合研發,提升產業科技水平,同時搭建“線上+線下”聯動銷售平臺,促進產業增效增收。
潭水鎮有關負責人表示,今年上半年,全鎮孵化鱖魚苗約5.9億尾。接下來,將強化龍頭企業帶動作用,通過“聯農助農”模式推廣養殖技術,優化良種選育,提升科研能力,并完善病蟲害預防體系,加快推進新河村水產檢疫中心建設,提升全鎮鱖魚苗疫病防控能力。
關于我們
|
網站幫助
|
網站地圖
|
隱私申明
|
主辦單位:陽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管理維護:陽江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 網站標識碼:4417000019 備案序號:粵ICP備16010311號-3 網站報障:0662-3367662
粵公網安備 44170202000121號